日期:2023-06-16 编辑:赛奇网 出处:原创(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避免在选刊投稿过程中出现的三个严重错误:经验教训
近期在Little Woodworm论坛上我看到了一篇题为《忙活了半年,文章最后小修被拒,警钟长鸣》的帖子。帖子详细描述了整个提交过程,以下是作者所犯的错误以及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发表科研论文的关键在于及时性。如果其他人在你之前发表了类似的研究,你可能会错过机会。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不被接受的期刊上呢?
即使文章没有被送至同行评审,编辑部门也需要处理被直接拒绝的文章,而这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你拖延提交,那么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经验教训:要意识到提交和审稿的时间要求,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期刊,并及时进行提交。
这种逻辑很难理解。你可能认为,如果将文章投稿给高级期刊,你将能够得到更好的评论意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高级期刊对文章的创新性要求更高,审稿标准也更为严格。如果你自己觉得研究还有很大差距,几乎没有机会通过编辑部的内部审查,更不用说被送至同行评审了。
此外,即使通过同行评审,对你的文章也不一定会有所帮助。同行评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同级别的期刊有不同的评审标准。高级期刊的审稿人可能会要求你进行更多实验并提供更深入的分析方法,这需要更长的时间。你能等得起吗?
经验教训:要有实事求是的认识,选择合适自己研究水平和创新性的期刊,不要过于理想化地期待高级期刊的评论。
同行评审通常分为两轮。第一轮评审人员会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通常会做出是否进行重大修改的决定。提交修订稿后,稿件将再次被审查。总体来说,有两种可能的结论:
如果修改不够到位且审稿人不愿再给你机会,那么稿件会被直接拒绝。
如果审稿人认为还有一些问题未解决,并给予进一步修改的机会,那么会给出一个“minor revision”。
实际上,在第二轮审查中进行小修改并不容易,但这确实是迈向成功的一步。
无论是第一轮还是第二轮修改,无论是大修还是小修,只要是审稿人和编辑的评论意见,都需要彻底理解,并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修改。
经验教训:不要轻视审稿人和编辑的意见,无论是大修还是小修,都要全面理解并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修改。
上一篇:SCI论文发表,必须明确的问题
赛奇网为各学科的科研工作者提供论文出版前的支持,是一家SCI论文编辑服务商,支持的服务包括论文优化润色,论文格式排版,插图绘制和图形准备。提供免费修稿至客户100%满意。
加微信好友,免费领资料包为成赛奇网的客户,你可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