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6-18 编辑:赛奇网 出处:原创(未经赛奇授权,禁止转载)
根据最新发布的文件函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19年针对非试点分类评审的面上项目中,允许申请人在项目支持范围内自由选题,以展开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文件函强调,评议人将从两大标准和四项要求出发对试点和非试点分类项目进行评审评议,其中,“创新性”被认定为决定申请项目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
根据文件函的要求,针对非试点分类评审的面上项目,评议人将综合考虑以下两个标准并提供资助意见:
对申请项目的创新性、科学价值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潜在影响进行详细评述。
结合申请项目的研究方案和申请人的研究基础,评述项目的可行性。
对于试点分类评审的面上项目,评审专家将根据以下四项要求进行审议并给出意见:
突出创新性:对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的项目,重点评估研究工作是否具有原始创新性,以及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重要性。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为从零到一,即通过自由探索产生原创性的成果。
强调前沿性:对于聚焦前沿、独辟蹊径的项目,关注拟研究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和前沿性,重点评估研究思想的独特性和拟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潜在引领性。在探索科学前沿方面,我们仍然面临着重大挑战,因此鼓励通过独特的方法,从新的思维方向、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材料出发,研究科学领域的热点、难点和新兴领域。
重在应用性:对于需求牵引、突破瓶颈的项目,关注研究工作的应用性特征,重点评估是否提出了技术瓶颈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以及所提出的研究方案的可行性。随着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经济需求,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应用成为迫切的目标。促进基础科学向应用领域发展需要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问题,即抓住主要矛盾。
注意交叉性:对于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项目,重点评估研究工作的多学科交叉特征,以及跨学科研究对推动研究范式和学科发展方向的影响。未来人工智能的热潮证明了交叉学科研究的趋势,跨学科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将成为学科知识体系转变的重要枢纽。面对交叉学科的共性难题,需要各学科的合作,而不能单独依赖某一个学科解决。
此外,评优等级分为特优、优、良、中、差五个等级,等级要求中也强调了创新性这一关键点。为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发送给评审专家的通讯评审函中特别指出,在评审工作中要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和绩效为项目评价导向,避免按照资历排位的偏见。
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无需多言,那么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而言,如何撰写一份体现自身研究创新性的基金项目申请书呢?
一般而言,课题的创新性要求具备一定的新发现、新观点和新见解,在应用研究领域提供新的内容、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然而,对于许多从事一线科研的人员来说,他们深知自己研究的社会价值,但在实际的材料准备过程中,由于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和繁琐的流程,难以在短时间内撰写出合格的申请书,导致自己的研究无法获得基金支持。因此,为了提高项目获批的成功率,专业同行的预审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评审指南和要求,并结合同行专家的预审建议,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撰写体现研究创新性的基金项目申请书,提高申请成功的机会。
赛奇网为各学科的科研工作者提供论文出版前的支持,是一家SCI论文编辑服务商,支持的服务包括论文优化润色,论文格式排版,插图绘制和图形准备。提供免费修稿至客户100%满意。
加微信好友,免费领资料包为成赛奇网的客户,你可以获得: